ai范疇白話詩 : 名字之外,我們是誰

這回我們請ai模擬范疇文集臉書貼文,2020年九月八日:80%問題可以用品牌操作解決,以2025視角回顧並深化原來品牌立論,以詩的形式呈現。

 《名字之外,我們是誰》

我們不是沒有名字,
只是我們的名字,
別人念起來會卡喉。
Republic of China,
一張看起來像是過期的名片,
在國際的門口,被當成另一個人的替身。
---
我們想說「我在這裡」,
但世界聽見的是「中國來了」。
於是我們學會了微調 -
把Taiwan寫大,
把China藏小,
把自己藏進記憶裡的邊角。
---
品牌不是謊言,是讓你在還不能被承認前,先被記得。
---
當護照封面寫下TAIWAN,
不是在挑釁誰,
是在提醒全世界:
這個島,有一群願意出國的人。
---
當華航不敢改名,
我們就從行李貼紙開始;
當國旗爭議太大,
我們就用隊服的顏色說話。
---
當國民黨堅持黨徽就是國徽,
我們只能從麥當勞學習-
換個LOGO,也許就有新的一代可以呼吸。
---
我曾說,台灣80%的國際問題,
用品牌就能解決。
到了今年,
我修正為七成,
因為對手進步了,
世界更複雜了,
但我們,還在投票給過去。
---
品牌不是遮羞布,是破牆的小刀。
不是改名爽而已,是活下去的方式。
---
在這個時代,你不能等世界理解你,你要讓世界習慣你。
---
所以我們不談主權,
但我們說Netflix台劇;
我們不吵國號,
但我們讓台積電登上外交頭條;
我們不打國際官司,
但我們在YouTube上有千萬訂閱。
---
我們還不是一個國家,
但我們早已是一個品牌。
在這裡,品牌不是廣告,品牌是生存。
---
你要世界承認你,
先讓它記得你;
你要它記得你,
就先定義你是誰。
---
我們不只是Taiwan,
我們是「那個有故事的地方」,
我們是「不是中國的那一個」,
我們是「自由呼吸的那個島」。
---
國際政治,不一定講理,
但品牌操作,一定講記憶。
記憶久了,就變成現實。
---
你問我,台灣的品牌戰爭打贏了嗎?
---
我說,我們還在解釋自己是誰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